黄梅剧艺术学院(新)
首页 首页 学院概况 学院概况 党建工作 党建工作 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 学科科研 学科科研 专业建设 专业建设 审核评估 审核评估 人才培养 人才培养 招生就业 招生就业 学生工作 学生工作 校友之窗 校友之窗
 
您的位置: 首页 >> 学习中心 >> 名师讲坛 >> 正文  
黄梅戏研究纲略-王长安
作者:      来源:《戏曲研究》2002年第58辑      发表时间:2020-06-16     浏览次数:     

黄梅戏研究纲略

作者:王长安  文章来源:《戏曲研究》2002年第58辑

 

黄梅戏的研究,是黄梅戏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黄梅戏普及与提高除了得益于创作和演出实践上的成果外,还在一定程度上受惠于黄梅戏理论研究的日益深入和系统化。黄梅戏的大发展主要是在新中国建立以后,黄梅戏的理论觉醒也正是从这一时期开始并活跃起来的。我们或许可以说,是黄梅戏的丰富实践和精彩成果引发了理论研究的活跃;是黄梅戏研究的深入推动了黄梅戏实践的升华。故此,黄梅戏才能后来居上,在短短的几十年中,跃入了全国知名戏曲剧种的行列。

黄梅戏研究大体可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50—60年代,多以剧目搜集、整理、研析为主;第二阶段是20世纪60—70年代,多以声腔选择、定位、定性为主;第三阶段是20世纪70年代末至今,以分类和整体剧种的理论研究为多见,理论和学术气息更浓。如果说,一、二阶段主要是偏重应用性,旨在宣传、普及黄梅戏,提供研究的实证的话;那么,第三阶段则更具宏观视野和理论深度,较具系统性,旨在对黄梅戏本体特质和内在规律的探索和发掘,开始了黄梅戏艺术学的奠基工程。

黄梅戏研究的主要成果,大体由三个方面构成。一是基础性成果。主要是剧目和唱腔的整理出版,为进一步的理论研究提供基础或对象。它的学术观点或理论见解散见于一些成书的前言或引语中。二是理论性成果。主要是对剧种或声腔以及其它艺术成份、个人表演的专门研究或论述,较具理论气质,初步展示了黄梅戏研究的基本学术构架。三是各类研讨会论文及报刊文章,是黄梅戏研究的广泛性成果。它带动了更多人对黄梅戏的理论关注,普及了黄梅戏的艺术常识,扩大了黄梅戏的影响。这三方面相辅相成,使黄梅戏研究呈现了一定的深度和广度,既有实证基础,又有学理阐发,显现出较强的个性色彩。

 

一、剧目整理及研究

 

坤本戏曲丛书 此为后世追加之名。主要是指民国三十六年至民国三十七年,安庆坤记书局刊印出版的黄梅戏剧本集。这套丛书收录了黄梅戏流行的演出剧本,今存五集。分别为《西楼会》全本、《二龙山》全本、《花亭会》全本及《蓝桥汲水》、《张二女十二想》。这是今天可见到的黄梅戏最早的正式出版物,它为建国后大规模地整理传统剧目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文字资料。现藏于安庆市文化局。

安徽省传统剧目汇编黄梅戏 此书为20世纪50年代中期搜集、整理,全书10集,前8集为大戏,后2集为小戏,共收入黄梅戏传统剧目112个,其中大戏47个,小戏65个。著名的《天仙配》、《双救主》(整理改编后名为《女驸马》);较有影响的《罗帕记》、《张朝宗告漕》、《山伯访友》分别收于本书第4集、第7集、第1集、第2集和第6集。《打猪草》、《闹花灯》(整理改编后名为《夫妻观灯》)、《戏牡丹》则收于该书第9集。该书为此后黄梅戏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实证材料,其本身也是剧种和剧目研究的主要对象,从中可见出黄梅戏的早期形态、演出风格和基本美学取向。

该书在第1集卷首“黄梅戏简介”中依据当时的认识,较为谨慎地提出了黄梅戏研究的两大命题:

(1)称“黄梅戏源于湖北黄梅”,但同时又认为它是在“以安徽怀宁为中心的安庆地区逐渐丰富起来的”,故又称“怀腔”。虽然把黄梅戏归源于湖北,但留下了“怀腔”之说,为此后剧种源起研究的深入,开辟了新的思维空间。

(2)指出了黄梅戏是在民间歌舞的基础上“受到青阳腔及徽调的影响”而发展起来的,对黄梅戏的艺术形式作了宏观把握,点出了黄梅戏的民间歌舞属性。

黄梅戏传统剧目选集(1961)  共收录了经过加工整理的黄梅戏传统剧目9个。它们是小戏:《打猪草》、《闹花灯》、《春香闹学》、《补背褡》、《蓝桥会》、《打豆腐》;大戏《告粮官》、《女驸马》、《天仙配》等。这是在经过20世纪50年代中期整理传统戏的工作开展之后,黄梅戏第一次以文字形式推出的加工传统剧目的优秀成果,为黄梅戏的长足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剧目基础,其本身又是黄梅戏剧目工作初见成效的重要标志。

黄梅戏传统小戏选(1982)  收录了深受观众喜爱的黄梅戏传统小戏,如《打猪草》、《夫妻观灯》、《春香闹学》、《砂子岗》等。这些传统小戏均经过重新整理加工,思想性、艺术性较高。该书附录主要唱腔简谱,为黄梅戏的普及、传唱,创造了条件。

黄梅戏传统剧目汇编(1990—1991)  这是继《安徽省传统剧目汇编黄梅戏》之后,又一规模较大的黄梅戏剧目发掘整理工作。全书计划汇编黄梅戏大小剧目200多个,分10集出版。由于客观原因,仅出6集,收录剧目48个。所收剧目大部分与原“汇编”相重,只是由于剧本来源及搜集校勘者不同,而略有差异。但其中也有一些新发现的剧目。据该书前言介绍,拟收录的多个剧本中,约有“二十多个本子鲜为人知,很多老艺人也是只闻其名,未睹演出,当属首次印刷。”所憾该书未能出齐,在已出的48个剧本中,有《白莲台》、《下天台》、《三世缘》、《刘子英打更》、《三救许蛟春》、《海林州》等被认为是稀见剧目。该书的出版,扩大了黄梅戏剧目研究的视野,为进一步了解黄梅戏的历史提供了实证材料。同时,由于它基本保持所搜集剧本的原貌,历史价值较高。但也存在对这些剧目缺乏认真鉴别的问题,有些剧目是否确属黄梅戏或面貌是否真实还有待确定。

 

二、音乐整理及研究

 

黄梅戏音乐(1957)  此书为最早出版的黄梅戏音乐论著。编著王兆乾,其主要内容涉及黄梅戏音乐的历史沿革,黄梅戏的演唱,黄梅戏的调式,黄梅戏的声腔及其伴奏、曲牌等黄梅戏音乐的诸多方面,是黄梅戏音乐研究的奠基之作。该书的“前言”说道:为不使黄梅戏被扼杀,曾以“各种方法争取演出的权利”,如“和京戏合演”,“借用徽剧、汉剧的名称求得合‘法’的演出”等。这些记叙,对研究黄梅戏的早期发展,了解黄梅戏与兄弟剧种的关系提供了新的依据。

黄梅戏曲调(1958)  此为黄梅戏音乐唱腔文声并茂的普及性著作。凌祖培编著。该书主要介绍黄梅戏的常用曲调,对基本曲调结构作了详细分析,对黄梅戏唱腔的曲调形式进行了分类。首次依“彩腔”、“平词”两大类别选录唱腔,把黄梅戏声腔研究系统化、规范化。全书还专附唱片,选择18个唱段,使曲调研究有声化。作者还结合自身经验,简述了黄梅戏的源起及发展。

黄梅戏常用曲调选(1960)  主要为声腔曲调的范例或选本。共选花腔类27段,平词类6段,对板类7段,八板、火工7段,二行5段,仙腔5段,阴司腔1段,彩腔6段。是较早出版的收录黄梅戏声腔类型全面的一个实用性较强的曲调选本。

黄梅戏新腔集(1960)  此书推出了包括电影《天仙配》、《女附马》、《春香闹学》在内的近28个剧目的17个唱段,十分令人喜悦的是,有相当一批现代戏剧目入选,如《拾棉花》、《姑娘心里不平静》、《刘介梅》、《党的女儿》、《牛郎织女笑开颜》等。该书前言指出“黄梅戏旧名黄梅调,据考是来自鄂北黄梅县的‘采茶调’,成长于安徽的安庆、怀宁一带”。首次把黄梅戏的“生”与“长”作为两个阶段来认定,为后来的黄梅戏历史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此外,该书还从群众喜爱、“在群众中流传”的角度着眼,使唱腔不仅在“原有唱腔或曲牌的基础上重新进行整理设计”,以求其新而且还注重吸收“与本剧种原有的唱腔有关的曲调,揉合在一起重新加工为新腔”,并且根据“特定的情绪、场面和人物进行了一些尝试性的创作。”该书的出版,标志着黄梅戏音乐思想和音乐风格的成熟。

黄梅戏锣鼓(1982)  黄梅戏打击乐研究专著。王文龙、潘汉民编著。涉及“花脸戏锣鼓”、“唱腔伴奏锣鼓”、“身段伴奏锣鼓”和“其他锣鼓”四方面。该书介绍“黄梅戏锣鼓的最初阶段,只用一截竹节敲击指挥,名之日‘打响’。后来也只有扁鼓、筛金、小锣三样乐器。至20世纪30年代初,农村的草台班还保持‘三打七唱’的演出方式。所谓‘三打’,就是三个人操作打击乐器,因他们始终都在场上不下来,故有‘场面’之称。分工是:堂鼓一人兼奏钹,坐舞台正中。小锣一人,坐上场门外的内侧。大锣(又名筛金)一人,站在上场门外的外侧。这种形式一直保留到抗日战争前后,因受徽剧和京戏等剧种影响,才移到下场的台侧;‘七唱’就是整个戏班就只有七个演员。闹台,表演身段,唱腔伴奏全是打击乐,兼用‘一唱众和’的帮腔形式。”

该书还明确指出,打击乐是黄梅戏“在相当长的时期里”“唯一的伴奏形式。它有明显的剧种特点,与剧种风格相关联”。并对“今天的黄梅戏舞台的全盘照搬京剧锣鼓点子的情况”,表示了深深的“忧虑”。

黄梅戏新腔介绍(1983)  此书是继《黄梅戏新腔选集》之后又一部集中介绍黄梅戏声腔的书籍,全书从1959年10月到1966年6月安徽省黄梅戏剧团上演的60多个戏中,选取了38个戏的122个唱段。“文革”中的作品“一律未选”。可视为《黄梅戏新腔选集》的姊妹篇。该书还以附录的方式,介绍了“黄梅戏传统主调谱例”,“黄梅戏传统花腔谱例”和“部分民歌谱例”。为黄梅戏爱好者及黄梅戏研究人员,了解黄梅戏音乐,研究黄梅戏声腔的演变及发展,提供了翔实的材料。

黄梅歌(1968)  时白林编。此书及时关注了新时期以戏曲音乐为素材的“戏歌”现象。黄梅戏原本就由山歌而来,本身保留了较多的“歌味”。在全国“戏歌”潮流中,黄梅歌是问世较早的。该书“前言”认为“黄梅戏在形成之前,是黄梅县的民间说唱”时,就被称作“黄梅歌”。全书收录了一部分早期的“黄梅歌”,选择了一些黄梅戏作品中“歌味”较浓的选段,尤其是收录了新时期创作的有独立歌唱地位的“黄梅歌”,使黄梅戏音乐在歌唱领域占取了一席之地,为全国的戏歌热潮注入了活力。

黄梅戏影视优秀唱腔选(1991)  该书及时呼应了日益发展的黄梅戏影视热潮,从新时期第一个10年所产生的影视作品中,选取了6部电影,17部电视剧和一部电视艺术片共24部作品的74个唱段。不仅使黄梅戏音乐进一步深入人心,而且为研讨黄梅戏音乐的银幕化、荧屏化改革等问题创造了条件。

黄梅戏唱腔精选(1949—1999)  该书是为纪念建国50周年而编的一个黄梅戏唱腔选本,共收入从《天仙配》到《徽州女人》86部作品的135段唱腔。涉及黄梅戏传统剧目、现代戏、历史剧和黄梅戏电影、电视剧、广播剧等各种形式的剧(节)目,可全面见出黄梅戏音乐的不断发展。该书的“后记”还简要介绍

了黄梅戏音乐改革发展的基本过程。

黄梅戏唱腔欣赏(2001)  时白林编著,该书共5章,分别介绍“黄梅戏的来龙去脉”;“黄梅戏的声腔结构”;黄梅戏“改编、创作的新腔”;“黄梅歌”;“黄梅戏的伴奏”。每一章都配合介绍选收相当数量的唱腔选段,既可以普及黄梅戏知识;又能供爱好者欣赏和演唱。

 

三、史论研究

 

黄梅戏源流(1985)  陆洪非编著,此书是黄梅戏历史研究的奠基之作,是第一部系统地论述黄梅戏从起源到发展的理论专著。全书分为三编:第一编论述黄梅戏“从采茶歌到黄梅戏”的发生、演变过程;第二编介绍了黄梅戏“从农村‘草台’到城市‘花台”的发展历史;第三编阐述了黄梅戏“从民间小戏到地方大戏”的骄人业绩。在第一编中,该书首次提出了“黄梅戏的起源,可以上溯至清代乾隆五十年左右”的命题。对黄梅戏由湖北黄梅采茶调进入安徽,在安徽戏剧文化的影响下,渐次形成一个新剧种的过程,作了详尽阐述。尤其是对黄梅戏剧目中歌舞小戏的产生作了较符合实际的归纳。即“第一种,将长篇的叙事民歌,通过化了装的演员在舞台上演唱,即成为‘独脚戏’”;“第二种,将民歌中叙述到人物立起来,把演唱者叙述的形式,改为故事中的人物亲自登场讲、唱,并在唱词中增加一些口语化的说白”;“第三种,以一种民歌为主,穿插一些戏剧性的情节,使之成为一出小戏”;“第四种,利用民歌的曲调,并以民歌做插曲来表现生活中发生的真实故事”。这些见解,对帮助人们认识黄梅戏的品格极有帮助。此书史料翔实,内容丰富,是黄梅戏史论研究征引较多的理论著作。为后来黄梅戏在史的基础上展开论的研究提供了扎实基础。

黄梅戏音乐概论(1989)  时白林著,该书为系统地论述黄梅戏音乐的专著。全书共四章,分别论述了“黄梅戏音乐的历史沿革”;“黄梅戏主调腔体的联用”;“黄梅戏声腔的运动规律”。在历史沿革部分,作者把黄梅戏音乐的来源归纳为“来自民间歌曲”、“来自民间歌舞”、“来自民间说唱音乐”和“来自兄弟戏曲”四大类型,基本上概括了黄梅戏音乐来源的主要方面。在黄梅戏音乐分类部分,作者将黄梅戏音乐大体分为“花腔”、“彩腔”和“主调”三类,并详细论述了它们结构特征及表现意义。该书还以大量谱例说明了黄梅戏音乐的发展变化和风格特征。其“附录”之“黄梅戏传统大、小剧目一览表”和“黄梅采茶戏锣鼓与渔鼓字谱说明”,分别简要标明了各传统剧目的基本音乐形成和锣鼓经的实际操作方式,对于黄梅戏的研究者和实践者均有裨益。是《黄梅戏音乐》之后的又一部全面论述黄梅戏音乐的力作。

黄梅戏初论(1997)  王长安著。该书是第一部从美学角度论述黄梅戏历史及艺术特征的专著。全书共分三编:上编论述“黄梅戏的发生”,通过对黄梅戏与“近代农业文明”、“近代安徽社会”、“近代民间歌谣”和“近代中国戏曲”的关系的考察,阐明了黄梅戏只能产生于近代安徽沿江地区的观点——尽管黄梅调作为音乐(山歌)形式此前已出现在湖北黄梅一带。作者认为“清咸丰时(1851—1861)”黄梅戏“才有整本戏出现”,“光绪十二年(1896)”黄梅戏“最早的班社才出现”,所以黄梅戏应是近代史的话题,而这些又都是在安徽特定的文化环境中实现的。该书中编论述了“黄梅戏的定位”,通过对黄梅戏传统剧目及代表作的分析,首次提出了黄梅戏的四大文化基质。即“吴楚文化基质”和“开放文化基质”。把人们曾批评黄梅戏的“歌、黄、嗲、杂”予以美学品质的阐发,从而初步完成了对黄梅戏艺术品格的基本定位。下编论述了“黄梅戏的艺术风采”,主要是对黄梅戏20世纪50年代和新时期两个时代的代表剧目《天仙配》和《红楼梦》及新时期的代表人物马兰、韩再芬的专题论述。

黄梅戏古今纵横(2000)  班友书著,分上下两卷,上卷主要论述了“黄梅戏的崛起和发展”,考证了“董永遇仙传说”、“《天仙配》演变史”和“董永戏文佚曲的真伪”等。并对黄梅戏的本戏及与青阳腔的关系作了考辨。下编探讨黄梅戏的语言、声韵问题。史料翔实,论据充分,是黄梅戏研究者较有价值的参考书目。

黄梅戏通论(2000)  安徽省艺术研究所编,分10章,分别论述了“黄梅戏的源起”、“黄梅戏的定位”、“黄梅戏的流程”、“黄梅戏的拓展”、“黄梅戏的剧本”、“黄梅戏的音乐”、“黄梅戏的表演”和“黄梅戏的代表人物”及“黄梅戏的代表作品”。这是黄梅戏有史以来第一部通论式的著作,全面论述了黄梅戏的发生、发展以及它的艺术特征,并对它的剧作、音乐及表演风格进行了有见地的探讨,同时推出了代表剧目、代表人物,是一部学术价值较高的专门性著作。2001年,被安徽省人民政府授予“繁荣黄梅戏事业贡献奖”。

 

四、主要文论

 

皖优谱(1939)  程寅生(又作天柱外史氏)撰,此书为戏曲艺术传论及安徽戏曲史概论性著作,其中少量涉及黄梅戏。以“今皖上各地乡村中,江以南亦有之,有所谓草台小戏者,所唱皆黄梅调。戏极淫靡,演来颇穷形尽相,乡民及游手子弟莫不乐观之。但不用以酬神,官中往往严禁搬演,他省无此戏也”一段最著名,常被征引,指出了黄梅戏的名称流行情状及传播区域。

“黄梅调”的初步调查  (张紫)发表于1951年4月《戏曲报》。该文通过建国后对流行地方戏的调查,记叙了黄梅戏在解放前夕的演出情况。文中认为,黄梅戏的“观众仍以工农大众为主”。“悲剧脚本要占很大的比重”,“表演求真,真哭、真笑,甚至武打时也是乱蹦乱跳,睡在地下打滚”。这些都表明了黄梅戏质朴、原始的情状,有较高的参考价值。该文对黄梅戏上演剧目作了初步统计,即原有剧目36出,小戏剧目51种,自编剧目15种,解放后新改编剧目27本。

《天仙配》导演手记  (石挥)作于1956年。此文通过对导演黄梅戏电影《天仙配》的追忆,记述了黄梅戏的艺术特色。认为“黄梅戏的曲调,那种浓厚的泥土气息听上去确是动人”,“黄梅戏目前的表演形式又与京剧或昆曲那种凝固难动的形式有很大不同。它的弹性很大,它已经不必受程式的限制而自成一套”。“黄梅戏在曲调上的吸收脾胃是极强大的”。并第一次明确指出黄梅戏音乐中的“花腔尾音”(来米扫拉扫米来多来密来多拉扫)是严凤英“创作的”“好多女声腔”中的一种。

从《天仙配》的改编谈到接受戏剧遗产问题  (董每戡)发表于1956年12月20日《南方日报》。此文认为黄梅戏《天仙配》和作者“幼时看的温州乱弹班演出的大致相同”。由此可见黄梅戏剧目和表演风格与南方剧种的关系。此文还认为“黄梅戏是弹腔的做派,以朴素、豪放为主”,这是“黄梅戏这个剧种的自己的特色,不应该向电影和话剧看齐”。

看“天仙配”  (吴组缃)发表于1956年10月3—4日《北京日报》,该文认为“黄梅调”在他的记忆里“具有无限的诗意和无比的魅力”。剧情“不止是接近大家的生活,才使自己感觉亲切的”,“而且那些美丽的抒情诗和曲折变幻的叙事诗,对演的和看的,都同样地简直就是自己的经历和遭遇,就是自己的衷曲和幻想”。该文同时认为“提高是必要的,但不可提及离开本乡本土的地悬到半空中,口音且慢改,否则成了‘普通’黄梅戏,安徽黄梅戏就化为乌有了”。文章还赞扬了严凤英、王少舫表演“细腻、自然”,给人“无限诗情的艺术享受”。

“夫妻观灯”里的美感  (于逝)发表于《南方日报》1956年12月11日。认为“黄梅戏的乐调变化不多,但清新悦耳,没有单调之感;舞蹈动作富有民间舞台的那种朴素活泼的色彩”。

安徽地方戏在沪演出观后感  (贺绿汀)发表于1952年11月15日上海《大公报》,认为黄梅戏及泅州戏“无论是音乐、戏剧、舞蹈都是朴素、健康的,但是又很丰富,活泼生动。演出中,我仿佛闻到了农村中泥土的气味,闻到了山花的芳香”。

黄梅戏音乐今昔  (时白林)发表于《戏剧界》1982年第2期。文章认为黄梅戏深受徽班的影响,不仅剧目及表演, “在音乐上”,“徽戏艺人柯巨安、任维双、汪云甫等都曾尝试过用胡琴为黄梅戏托腔”。

黄梅戏早期班社简况  (张亭)发表于《戏剧界》1982年第2期。文章认为安徽黄梅戏最早的班社是怀宁石牌人产成义创始的“仁义社”,时在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伶人有产成义(生),潘贤梅(旦),陈小泽(丑),杨时忠(旦),杨恒兴(生)等。”戏码是“《登舟找子》、《杏姑望郎》、《盼夫》、《桂花树》等”

。文章还介绍了黄梅戏与京剧同台合演的情况。“前段唱京剧,后段唱黄梅戏”。

波多野太郎和黄梅戏  (蒋星煜)发表于《戏剧界》1982年第2期。文中引用波多野太郎给作者的信,盛赞王少舫、严凤英的《春香传》唱片“唱腔儿是浑厚优美,简直像一条山涧淙淙不尽的流泉,它韵味清新,别具一股风格”。

黄梅调首闯上海滩  (张精明  何家宽口述,李洁吾记录整理)发表于《黄梅戏艺术》1986年第1期。该文记叙了1931年大水、1934年大旱之后,黄梅戏艺人为求生存,首闯上海的经过。由丁永泉发起,邀桐城、怀宁、潜山等地演员、组织实力较强的班子,于1935年正月十五元宵节在沪上演。

论鄂地民歌与黄梅戏之渊源  (胡运钊)发表于《黄梅戏艺术》1991年第3期。认为“初期的黄梅戏,萌牙于田头地边的叙事山歌和逢年过节的推车子,踩高跷,采莲船等所唱的民歌”。

黄梅戏的前景思考——以青阳腔盛衰为鉴  (洪非)发表于《黄梅戏艺术》1993年第2—3期。认为黄梅戏要改革、创新,才能不断保持生机和活力。黄梅戏的艺术并不属精致范畴。“清代后期黄梅戏、徽调、青阳腔”曾共组“三合班”,有这样的评价,“高腔(青阳腔)的玩意儿是戥子戥的,徽调是秤称的,黄梅戏是巴斗量的”。

黄梅季说黄梅戏  (谢柏梁)发表于《黄梅戏艺术》1993年第2—3期。文章认为黄梅戏与江淮之间的黄梅雨季有关。并喻称黄梅戏的审美品格为“农家仙女”,天然妩媚。

严凤英的角色创造与黄梅戏的剧目建设——写在安徽省黄梅戏剧团成立三十周年的时候  (洪非)发表于《艺谭》1983年第4期。侧重介绍严凤英扮演《天仙配》中七仙女的体会。

漫谈建国初期的黄梅戏  (洪非)发表于《艺谭》1980年试刊号。文章介绍了王少舫改唱黄梅戏的过程。“王少舫是1950年到安庆改唱黄梅戏的。1939年,他还是一个10来岁的少年,跟师父一阵到安庆唱京戏,住在双井街的南洋旅馆里面,就跟一位洗衣服的大姐学会了黄梅戏的《苦媳妇自叹》。1939年,与当地的黄梅戏合班”。王少舫及其妹王少梅改唱黄梅戏,“把一大批京剧剧目带上了黄梅戏舞台。有《金玉奴》、《十三妹》、《孟丽君》、《唐伯虎》第100多出”。

黄梅戏现代戏之我见  (李华清)发表于《戏曲研究》第43期。该文认为在全国300多个戏曲剧种中,“首屈一指的是京剧,第二大剧种是河南豫剧,第三就是黄梅戏”。并大胆地预测黄梅戏,“很可能在不久的将来超越豫剧,取代京剧,而成为新的‘国剧’”。文章还特别指出黄梅戏在现代戏创作上的缺憾。认为“‘文革’以前,现代戏创作成就斐然,各剧种几乎都具有了全国影响的现代剧目,黄梅戏只好说一声‘惭愧’。新时期十年,现代戏又有突飞猛进的发展,各剧种又都希求出新的代表性剧目,黄梅戏又说了一声‘惭愧’”。

光辉的篇章——黄梅戏赴朝演出侧记  (黄宁)发表于《黄梅戏艺术》1981年第2期。文章记述了黄梅戏组团赴朝慰问志愿军的经过。其时在“1953年7月”。“由副团长闵人同志带队”。“黄梅戏是六分团,当时严凤英同志怀孕未去成”。

一次有意义的尝试——黄梅戏解放后第一次演出现代戏《王贵与李香香》   (余俊)发表于《黄梅戏艺术》1981年第2期。文章指出“一九四九年四月,渡江战役胜利后,……安庆军分区,进入安徽旧省会——安庆市。……为了配合土改,反霸、剿匪等任务,决定恢复上演歌剧《王贵与李香香》。……王兆乾同志将剧本加以改革,配上了黄梅调的曲调和安庆一带的民歌。这样,在解放后的一九四九年九月,第一次用黄梅戏调排演了现代戏”。

黄梅戏与其亲缘剧种  (洪非)发表于《黄梅戏艺术》1982年第1期。该文认为黄梅戏纵与“青阳腔、徽腔、汉剧”有亲缘,横与“江西的采茶戏、浙江的睦剧,福建的三脚戏,湖北的花鼓戏”等有“血缘关系”。

浅谈青阳腔对黄梅戏及其亲缘剧种的影响  (王兆乾)文章指出:“早期黄梅戏直接从青阳腔移植的剧目有《天仙配》(《槐荫记》)、《山伯访友》(《同窗记》)、《云楼会》(《玉簪记》)等10余部”。可说青阳腔为黄梅戏剧目之武库。

黄梅戏的茁壮生命力  (蒋星煜) 文章分别介绍了王洁实、谢莉斯和日本歌手芹洋子、朝鲜族演唱家徐莲子演唱黄梅戏《夫妻双双把家还》的特有美感。认证了黄梅戏的可塑性和生命力。同时也指出了黄梅戏新作匮乏的现状。

严凤英唱腔初探  (申非伊)发表于《黄梅戏艺术》1988年第4期。文章认为严凤英的唱腔“嗓音浓郁,沙甜耐听”,“唱得‘嗲’,可爱动人”。“韵味香醇,朴实无华,飘溢着泥土的芳香”,“善于唱情,有感染力”。是一种“有人情味的声音”。

黄梅戏形成和发展的社会心理现象及其作用  (蔡毅)发表于《黄梅戏艺术》1989年第2期。文章认为,黄梅戏的形成和发展首先得益于“采茶歌带来的‘社会感染”;其次,是因为“唱采茶调”成为一种灾民谋生的手段而引起的“从众行为;其三,是由于“花鼓淫戏”的诬蔑,“导致的逆反心理”;其四是“众星捧月”产生的“晕轮效应”。

明清民歌时调与黄梅戏剧本文学  (王长安)发表于《戏剧艺术》1993年第2期。文章认为“湖北黄梅的采茶调被灾民(不独灾民)带到安徽安庆一带,之所以最终使黄梅戏在这块土地上诞生,正是得力于这一带已具备了的良好的文学传统”。这个文学传统就是明中叶以后,“两淮以至江南”民间讲唱文学的风行,在安庆一带则以《桐城歌》为代表,黄梅采茶调与民歌等通俗文学相结合,最终生成了黄梅戏,并决定了“整个剧种风格的平易淳朴”,决定了黄梅戏的民间属性与风貌。

黄梅戏剧目建设刻不容缓  (安子)发表于1995年4月29日《安徽日报》。文章指出黄梅戏艺术的辉煌需在剧目上凝结。艺术家群体亦需在剧目中挺立。20世纪50年代“第一个黄金时代”的出现是因为有了《天仙配》、《女驸马》、《打猪草》、《夫妻观灯》等一批优秀剧目。新时期黄梅戏发展中的缺憾就在于“剧目建设的虚空”,并希望通过“坚持不懈地演出”,来推出剧目、积累剧目,带动剧种的“长期繁荣”。


版权所有:安庆师范大学黄梅剧艺术学院  联系地址:安徽省安庆市菱湖南路128号   联系电话:0556-5500678  联系邮箱:hmjysxy@aqnu.edu.cn  邮政编码:246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