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剧艺术学院(新)
首页 首页 学院概况 学院概况 党建工作 党建工作 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 学科科研 学科科研 专业建设 专业建设 审核评估 审核评估 人才培养 人才培养 招生就业 招生就业 学生工作 学生工作 校友之窗 校友之窗
 
您的位置: 首页 >> 研究中心 >> 研究动态 >> 正文  
《黄梅戏源流》-陆洪非著
作者:      来源:      发表时间:2015-08-27     浏览次数:     

第一编 从采茶歌到黄梅戏

第一章 黄梅戏探源

第一节 从黄梅戏的别名说起

第三节 关于黄梅戏起源的传说

第三节 黄梅戏与黄梅采茶调

第二章 黄梅戏的初步形成

第一节 采茶调的传播

第二节 采茶调与多种民间艺术相结合

第三节 歌舞小戏的产生

第四节 小戏的发展

第三章 从小戏到本戏的演变

第一节 本戏产生的时代

第二节 演变中的过渡形式

第三节 本戏与唱本

第四节 青阳腔与徽调的影响

第四章 早期的演出剧目

第一节 小戏的内容

第二节 小戏的表现手法

第三节 本戏的内容

第四节 本戏的艺术特色

第五章 舞台艺术的早期积累

第一节 舞台演出概况

第二节 曲调与乐器

第三节 表演艺术

第四节 舞台美术

第六章 黄梅戏的前辈艺人

第一节 蔡仲贤、董焕文、徐雨文

第二节 早期的女演员胡普伢

第三节 “拎过考篮”的洪海波

第四节 叶炳池与咎双印

第二编 从农村“草台”到城市

第一章 进城前夕的黄梅戏

第一节 辛亥革命的影响

第二节 进城前的业余演出

第三节 进城前的班社活动

第二章 从安庆唱到上海

第一节 初入安庆市区

第二节 在安庆市区生根

第三节 黄梅戏唱到上海

第四节 黄梅戏进城对农村班社的影响

第三章 红色政权下的黄梅戏

第四章 抗日战争时期的黄梅戏

第一节 安庆沦陷之后

第二节 黄梅戏艺人的爱国热情

第三节 抗战时期的班社活动

第五章 安庆解放前夕的黄梅戏

第一节 抗日胜利之后

第二节 黎明前的遭遇

第六章 演以内容与形式的演变

第一节 上演剧目的补充

第二节 音乐的继承与发展

第三节 表演艺术的提高

第四节 舞台美术的改进

第七章 承先启后的艺人

第一节 丁永泉的舞台生涯

第二节 胡玉庭与龙昆玉

第三节 由花旦改老生的程积善

第四节 查文艳、郑绍周、张西发

第三编 从民间小戏到地方大戏

第一章 黄梅戏的解放

第一节 敲锣打鼓庆翻身

第二节 职业班社的恢复与组建

第二章 黄梅戏终于成为“皖剧”

第一节 黄梅戏唱出了老窝

第二节 黄梅戏轰动了上海

第三节 安徽省黄梅戏剧团成立

第四节 黄梅戏唱过了鸭绿江

第三章 黄梅戏搬上银幕前后

第一节 参加华东戏曲会演

第二节 《天仙配》上银幕之后

第三节 从北京到广州的舞台演出

第四章 黄梅戏在曲折中前进

第一节 剧团发展与人才培养

第二节 在港、台和国外的影响

第三节 黄梅戏的二次解放

第五章 剧目的“推陈出新”

第一节 传统剧目的整理改编

第二节 新编历史(传说)

第三节 现代戏的创作

第六章 舞台艺术的变革

第一节 表、导演艺术和舞台美术

第二节 音乐改革和由此引起的论争

第七章 黄梅戏的杰出代表严凤英

第一节 严凤英的生活经历

第二节 严凤英的角色创造

第三节 严凤英的学习精种

第四节 严凤英活在观众心中

后记

版权所有:安庆师范大学黄梅剧艺术学院  联系地址:安徽省安庆市菱湖南路128号   联系电话:0556-5500678  联系邮箱:hmjysxy@aqnu.edu.cn  邮政编码:246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