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学院概况
    1. 学院简介
    2. 学院领导
    3. 机构设置
    4. 联系我们
  • 党建工作
    1. 制度汇编
    2. 基层组织
    3. 工会工作
  • 师资队伍
    1. 教师名录
    2. 名家风采
    3. 博士名录
    4. 兼职教授
  • 学科科研
    1. 学科简介
    2. 科研平台
    3. 学术交流
    4. 学术成果
  • 审核评估
  • 本科教育
    1. 专业简介
    2. 教学活动
    3. 质量工程
  • 研究生教育
    1. 培养方案
    2. 导师风采
    3. 专业实践
    4. 制度速览
  • 学生工作
    1. 思政队伍
    2. 团学组织
    3. 就业信息
    4. 学生风采
  • 校友之窗
    1. 毕业生名录
    2. 毕业合影
    3. 优秀校友
    4. 校友新闻

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学校举办黄梅戏和古琴通识教育公共选修课程汇报演出

作者:    时间:2021-12-31     浏览:

    12月27日,全校通识教育公共选修课《黄梅戏艺术欣赏与演唱》《古琴艺术欣赏与演奏》课程举行汇报演出。演出由教务处主办,黄梅剧艺术学院承办,安徽省民族管弦乐学会、安庆市古琴学会协办。教务处、黄梅剧艺术学院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及学校师生代表200余人现场观看了演出。

     鼓乐喧阗,精彩上演,汇报演出在师生原创黄梅大鼓《百年华章》中开场,接下来黄梅戏和古琴轮番上场。《百年华章》以建党百年为主题,融党史学习和专业教育为一体,一出场就惊艳全场,现场一下火爆起来,观众掌声不断,不少人直呼“太暖心”,达到了融盐于水、润物无声的课程思政效果。

     对于黄梅戏和古琴两门公选课学生来说,基本都是第一次登台表演,为了帮助学生克服紧张心理,很快进入舞台情境,本次演出还特邀黄梅戏表演专业学生以及黄梅戏和古琴名家助演。黄梅戏界名家陈儒天、凌祖基、马自瑞、方演四位老师亲自为学生表演的黄梅戏《女驸马状元府》现场伴奏,安徽省古琴学会副会长、安庆市古琴学会会长张维娜与老师刘啸现场琴箫合奏《梅花三弄》,让学生在感动之余,更感到文化传承的责任担当与历史使命。

     演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既有《天仙配》《女驸马》等黄梅戏经典大戏选段,也有《打猪草》《闹花灯》《祭棒槌》等黄梅戏传统小戏;既有师生集体合奏的《酒狂》《秋风词》《黄莺吟》《仙翁操》等古琴经典曲目,还有融古琴演奏、汉服表演、戏曲舞蹈、黄梅戏歌为一炉的新创设计,可谓是“多粹”合璧。演出最后在100余位黄梅戏公选课学生多首黄梅戏经典唱段大联唱中结束。在观众的掌声和欢笑声中,让人感叹中华文化的历久弥新,传统文化无论放在哪个年代,都无法阻挡它的美育光芒,真的韵味悠长。

     黄梅戏和古琴都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古琴2003年入选世界“非遗”名录。本次课程汇报演出以“国粹传承、以文化人”为主题,将黄梅戏和古琴“双粹合璧”,同台汇演,并邀请名家助演,可谓是一场关于“非遗”文化的舞台对话。2018年,学校入选教育部首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黄梅戏项目传承基地。今年12月,按照《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认定与管理办法》,经过推荐、评审和公示等程序,我校又成功入选2022-2024年度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黄梅戏项目传承基地。按照基地建设要求,学校一直坚持每学期面向非艺术类专业开设黄梅戏等选修课程,并实行学分化管理,以文化人,以美育人,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立德树人,培根铸魂,培育时代新人。黄梅剧艺术学院负责人说:“‘非遗’传承,重在后继有人。本次课程汇报演出,我们面向全体公选课学生,将课堂搬上舞台,就是为了强化‘非遗’文化的活态传承,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育才育人育未来,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能够真正活起来、火起来。” (撰稿:学生记者 柯敏 杨涵清 摄影:许闯  审核:潘锦云 金根山)

上一篇:学院召开艺术硕士(戏曲)研究生教学情况反馈座谈会

下一篇:学院开展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宣讲会

版权所有:安庆师范大学黄梅剧艺术学院 

联系地址:安徽省安庆市菱湖南路128号

联系电话:0556-5500678   邮政编码:246011

联系邮箱:hmjysxy@aqnu.edu.cn

旧站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