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发表刊物 |
成果名称 |
时间 |
方锡球、时新中 |
江淮论坛 |
黄梅戏《天仙配》改编的文化美学问题 |
2011/05 |
王平、时新中 |
文艺争鸣 |
论黄梅戏“多祖现象” |
2011/03 |
王 平 |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黄梅戏“梅开三度”相关问题探讨 |
2011/05 |
王 平 |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地方高校戏曲艺术教育的探索和实践——以安庆师范学院黄梅戏艺术教育为例 |
2011/04 |
陈继华、甘琴 |
民族艺术研究 |
大众传媒背景下黄梅戏的传播与发展 |
2011/04 |
汪 超 |
江淮论坛 |
论黄梅戏影视事业的产业化发展 |
2011/05 |
汪 超 |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论明清曲论的规范曲学 |
2011/07 |
吴毅安 |
江淮论坛 |
多维文化语境下的黄梅戏创作主体性形态研究 |
2011/05 |
叶当前 |
文艺争鸣 |
影视传媒对黄梅戏的传播与发展 |
2011/03 |
江结宝 |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徽州女人》中“女人”命运的悲剧性问题 |
2011/06 |
江结宝 |
毕节学院学报 |
传统黄梅戏俗语的语言学考察之二——俗语的意义 |
2011/06 |
吴 彬 |
黄河科技大学学报 |
申凤梅戏曲教育思想略论 |
2011/07 |
董翌 |
黄梅戏艺术 |
浅析黄梅戏音乐发展历程 |
2011/01 |
鲍 红 |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
安庆话形容词的生动形式 |
2010/01 |
江结宝 |
福建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
《徽州女人》中“井”与“蛙”的象征艺术 |
2010/06 |
李贤年 |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 |
论王晓鹰的戏剧空间观念 |
2010/03 |
李贤年 |
大舞台 |
论王晓鹰导演艺术中的“诗化意象” |
2010/10 |
王 平 |
文艺争鸣 |
元末明初杂剧断代划分异议 |
2010/14 |
王 平 |
民族艺术 |
论贵池傩戏“非故事性剧目” |
2010/03 |
杨瑾 |
钦州学院学报 |
科学唱法拓展黄梅戏唱腔的应用研究 |
2010/03 |
王 平 |
皖江历史文化研究年刊 |
2009黄梅戏研究综述 |
2010年 |
汪 超 |
求是学刊 |
论“传奇观”与明清戏曲小说的文体关系 |
2010/06 |
汪 超 |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论元代戏曲的尊体现象 |
2010/10 |
邵 敏 |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安徽地方戏曲赏析”课程设置与实施的思考 |
2010/06 |
邵 敏 |
语文学刊 |
古典戏曲教学中自主性学习的思考 |
2010/08 |
张 丽 |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元曲词语考校 |
2010/11 |
岳秀文 |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从“女扮男装”现象看黄梅戏中的女性话语角色 |
2010/04 |
刘智强 |
戏剧之家 |
黄梅戏的语言、唱腔与伴奏 |
2010/04 |
陈继华 |
黄梅戏艺术 |
黄梅戏中的“才子佳人” |
2010/03 |
鲍 红 |
池州学院学报 |
黄梅戏中安庆方言叹词的运用 |
2009/02 |
方锡球 |
黄梅戏艺术 |
黄梅戏艺术的平民化和民间化 |
2009/02 |
江结宝 |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 |
传统黄梅戏俗语构成研究 |
2009/02 |
王 平 |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 |
冲出戏曲困境的艺术探索 |
2009/02 |
吴春平 |
文艺争鸣 |
黄梅戏改革路在何方 |
2009/01 |
邹荣学 |
戏剧之家 |
游得湖山好放歌——浅析田汉戏曲剧本《白蛇传》的写作特色 |
2009/04 |
王 平 |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冲出戏曲困境的艺术探索——论新创黄梅戏《美人蕉》 |
2009/02 |
刘智强 |
戏剧之家 |
“一曲多变”的“创腔型”戏曲——黄梅戏——论黄梅戏音乐的欣赏、发展与创新 |
2009/06 |
杨瑾 |
池州学院学报 |
黄梅戏生存状态分析及应对之策 |
2009/05 |
陈寿富 |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论黄梅戏《徽州女人》中女人爱情的原生态价值 |
2008/05 |
吴春平 |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浪里淘沙见真金--评《新时期黄梅戏剧本选集》 |
2008/05 |
吴春平 |
黄梅戏艺术 |
黄梅戏改革异质化现象反思 |
2008/06 |
江结宝 |
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
“黄梅小戏”科诨艺术个性特点的形成原因 |
2008/02 |
季 艳 |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
安庆方言“把”字的用法探析 |
2008/03 |
陈继华、牛刚花 |
科技信息(学术研究) |
浅谈黄梅“戏”的“剧”化 |
2008/25 |
王 平 |
戏曲研究 |
试论杂剧体制在元末明初的变化 |
第75辑 |
王 平 |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萧德祥与元末明初杂剧的“改编剧” |
2008/05 |
邹荣学 |
戏剧之家 |
千形万象还复空——浅论海德格尔理论在中国戏曲中的呈现 |
2008/09 |
鲍 红 |
方言 |
安徽安庆方言“着”的虚词用法 |
2007/03 |
鲍 红 |
皖西学院学报 |
安庆方言疑问代词体系 |
2007/03 |
鲍 红 |
池州师专学报 |
安庆方言语气词考察 |
2007/04 |
王 平 |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论秦简夫的“伦理道德剧” |
2007/09 |
邹荣学 |
戏剧文学 |
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 ——浅谈戏曲唱词的抒情特征 |
2007/03 |
江结宝 |
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
试论黄梅小戏科诨艺术的个性特点 |
2007/02 |
江结宝 |
中国戏剧 |
浓郁的乡土气息——论“黄梅小戏”科诨艺术的特点 |
2007/05 |
胡祥云 |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 |
戏剧荣辱观与戏剧冲突 |
2007/06 |
刘桂芳 |
四川戏剧 |
关于戏剧语言及其创作的几点言说 |
2007/01 |
胡祥云 |
中国戏剧 |
戏曲欣赏的三种境界 |
2007/09 |
陈寿富 |
戏曲研究 |
论黄梅戏《徽州女人》的艺术张力 |
2007/08 |
吴春平 |
戏曲研究 |
民间审美文化特质与黄梅戏改革——由新编黄梅剧《公司》所想到的 |
2006/08 |
鲍红 |
中国戏剧 |
黄梅戏语言的艺术特征和修辞技巧 |
2006/10 |
江结宝 |
戏曲研究 |
就传统黄梅戏传统剧目语言看传统中国人心目中的“儿子情结” |
2005/09 |
胡祥云 |
中国戏剧 |
戏剧观众资源开发之我见 |
2005/03 |
马自俊 |
黄梅戏艺术 |
开拓戏路,挑战自我 |
2005/02 |
李萍 |
黄梅戏艺术 |
现代小戏魅力——2004年安庆市小戏调演观后思考 |
2005/01 |
李萍 |
黄梅戏艺术 |
小戏、大舞台——小戏《巧二嫂》创作手记 |
2005/03 |
李萍 |
中国戏剧 |
小戏、大舞台——小戏《巧二嫂》创作体会 |
2005/11 |
王 平 |
戏曲研究 |
明清两代安徽贵池傩戏探微 |
第67辑 |
满玲玲 |
黄梅戏艺术 |
我看春宝娘 |
2005/02 |
彭芙蓉 |
黄梅戏艺术 |
在似与不似之间 |
2005/02 |
彭芙蓉 |
黄梅戏艺术 |
浅谈塑造人物的两个特点 |
2005/03 |
孙芳玲 |
黄梅戏艺术 |
把握戏剧情境,拓展表演空间 |
2004/04 |
高琳 |
黄梅戏艺术 |
评黄梅戏《被蹂躏的母亲》 |
2004/03 |
高琳 |
黄梅戏艺术 |
黄梅戏《徽州女人》给我的联想 |
2005/04 |
刘剑萍 |
黄梅戏艺术 |
做德才兼备的演员 |
2005/03 |
余淑华 |
黄梅戏艺术 |
浅谈黄梅戏的平民性和文学性 |
2005/01 |
余淑华 |
黄梅戏艺术 |
黄梅唱响红梅杯 |
2005/03 |
张萍 |
大舞台 |
戏曲舞台上的帝王 |
2004/02 |
张萍 |
黄梅戏艺术 |
浅谈戏曲表演中的“技”与“戏” |
2005/01 |
崔克勇 |
黄梅戏艺术 |
扮演《过关》时运来之心得 |
2004/03 |
魏远征 |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
论王国维戏曲观之矛盾——兼论中国古典戏曲的诗性特征 |
2004/02 |
王平 |
戏曲研究 |
从民俗文化角度审视戏曲 |
第61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