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电影《龙女》中的姜文玉,是《劈棺惊梦》中的庄周,是舞台剧《天仙配》中的董永,是《戏牡丹》中的吕洞宾,是《风尘女画家》中的潘赞化,是《梁祝》中的梁山伯,是《诗仙李白》中的李太白……他塑造了100多个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他曾荣获中国戏剧梅花奖,“白玉兰奖”,“金鸡奖”,“金鹰奖”,全国中青年演员黄梅戏广播大奖赛“优秀演员奖”。
他就是著名的黄梅戏表演艺术家黄新德。黄新德现为安徽省文联副主席,安徽省剧协主席,安徽省黄梅戏剧院艺术总监,中国剧协理事,是国家一级演员,连续4届全国政协委员,文化部优秀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5
月18日
下午,在龙山校区音乐厅,黄新德老师为师院师生带来了一场名为“黄梅情缘”的讲座,他结合自身的表演经历和研究,从黄梅戏的影响、艺术特色以及改革发展这三个方面,帮助大家更深层次地了解了黄梅戏。
“黄梅戏雅俗共赏,上得厅堂,下得厨房。既不装腔作势,也不自命清高”。
“戏曲需要积淀、领略、回味,它是我们情感上的牵挂。”黄新德老师以黄梅调出身的邓丽君、胡适与梅兰芳的情谊、张学良对戏曲的钟爱等三段故事,一一讲述了前辈们对戏曲的爱。
“黄梅戏刚柔相济,南北汇聚,兼有北方的侠骨和南方的柔情。”在讲到黄梅戏的艺术特色时,黄新德结合安庆本地风土人情,总结了黄梅戏在唱腔、音乐伴奏和表演风格上的特点。“演唱是戏曲的灵魂”,他认为,黄梅戏的演唱应该采用具有安庆口音的安徽官话,并且现场做了演唱。
“黄梅戏从来都是改革的,没有改革就没有黄梅戏的今天”。他详细介绍了黄梅戏从一个地方小调,成长为全国剧种的历程。对当前黄梅戏的发展现在,他也表示了一些忧虑,缺少精品力作,缺少人才,“一个戏曲缺少作品和人才是很难可持续发展的”。
“虽然今天不少青年朋友不喜欢、不爱黄梅戏。但这没有关系,至少你们要关注它,用你们的聪明才智去爱护它,关心他,帮助它。”在讲座的最后黄新德满怀深情地说。